◎ 编辑推荐
★社会学学者“潜伏”三和,以白描手法还原“三和大神”真实面貌;一部罕见的真实和诚恳的作品。
深圳龙华一处城市角落里,有一群被称为“三和大神”的年轻人。他们干一天玩三天,吃廉价的食物,经常睡大街,十天半月不洗澡、不换衣服。
三和随着一部纪录片而火遍全网,一方面被妖魔化为中国版的里约贫民窟,一方面被娱乐化为颓废时代的精神乌托邦。在种种被粗暴简化的标签和符号背后,这些徘徊在边缘地带的“三和大神”们,其生存状况究竟如何?社会学者孤身融入三和,展开长达半年的艰难田野调查,拨开媒体猎奇化的迷雾,还原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三和。
★深度挖掘“三和大神”背后的故事,一窥 “佛系”外表下的无奈与挣扎;
“丧文化”横行的时代,“三和大神”离我们并不遥远。
“躺尸”到死亡,颓废到绝望。看似玩世不恭的生活,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复杂经历?本书列举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讲述三和青年的“前世今生”。每一个流落街头的“大神”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每一张故作洒脱的脸上,都藏着失落与迷茫。他们想做一个活生生的人,却成了混吃等死的躯壳。当梦被现实击碎,当希望沦为绝望,“丧”是他们对世界的无声反抗。
★探寻三和式底层社会成因,剖析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种种发展问题。
为何新一代的进城务工者不再像父辈一样选择节俭而吃苦耐劳地工作?满怀希望前来三和寻找出路的青年们,为何无可避免地走向沉沦?本书尽可能透视与理解三和青年的想法与选择,揭示三和消磨斗志、泯灭理想的特殊“魔力”,并分析其背后的经济与社会原因,为理解中国城市化问题提供独特的视角。
★凝视高楼之下的无名阴影,探索三和青年“后备军”的可能出路。
三和青年的遭遇绝非孤例,他们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些难以被城市容纳的群体的缩影。三和青年的“后备军”,是整整一代没有知识与技能的农村青年。本书对三和青年抱以人道主义的关怀与同情,并鼓励各界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被抛下的那一群人,共同寻找解决之道。
★李培林、李银河、梁鸿、熊培云诚挚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青年农民工边缘群体的社会学著作,它以田野笔记和深描的方法,提供了类似《街角社会》的观察视角,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化过程艰难复杂的全貌。
——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一个社会的内在裂缝如何形成?“三和青年”如何一步步从社会秩序中游离出来,成了得过且过、没有任何生存实感的“三和大神”?当理论术语无法解释社会现象时,或许,回到经验,回到现场,我们能获得最真实也最有效的理解力。《岂不怀归》的两位写作者秉承这一信条,进入“三和”,让我们看到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人才市场、中介、小旅馆、工厂,甚至天气,等等,它们构成强大的现实合力“剥夺”青年们的梦想和精神。在这里,“三和”就像一面魔镜,照出时代逻辑的另一面——荒凉、坚硬,以粗暴的力量侵袭着我们的灵魂。我希望大家能够阅读这本书。
——梁鸿 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 内容简介
在深圳龙华三和人力资源市场,生活着一群“三和大神”。他们干一天玩三天,白天四处闲逛,晚上睡大街;吃5块钱一碗的“挂逼面”,喝2块钱一大瓶的水,抽5毛钱一根的散装红双喜,在臭气熏天的网吧里呆到天明。混吃等死,得过且过,挣扎在城市边缘,在生存的极限自我麻痹。他们是城市化浪潮中掉队的人,是被时代遗弃的“零部件”。“留城无望,回村无意”,是他们共同面临的两难困境。
社科院社会学学者“潜伏”三和,历时半年,完成了这份20多万字的研究笔记,并配有几十幅图片。采用白描式研究手法,还原三和青年生存处境,全景式展现“90后”和“00后”农民工流浪三和的生活,打破大众对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以点窥面,了解中国社会剧烈变革之下的城市化问题,探寻解决底层社会问题的进路。本书在突显学术价值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和学界对社会现实、劳动者的关照。
田丰,1979年出生于安徽蚌埠,社会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人口与家庭社会学、互联网与青少年、社会分层与社会问题、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先后出版《当代中国家庭生命周期》《生活在此处》(合著)等社会学著作。
林凯玄,1993年出生于河南商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届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社会工作、社会政策。